一、表达养育之恩的古诗?
01
养育之恩的诗句
1、十月胎恩重,三生报答轻。《劝孝歌》
2、哀哀父母,生我劬劳。《诗经》
3、老母一百岁,常念八十儿。——清代诗人朱柏庐《劝孝歌》
4、昔孟母,择邻处。子不学,断机杼。《三字经》
5、有子且勿喜,无子固勿叹。——唐代诗人韩愈
02
《蓼莪》
——先秦佚名
蓼蓼者莪,匪莪伊蒿。哀哀父母,生我劬劳。
蓼蓼者莪,匪莪伊蔚。哀哀父母,生我劳瘁。
二、父母恩情永不忘的诗词?
01
《登高士兄墓》这首诗表达了对亲人的眷恋和怀念,表达了永远不忘记父母的恩情。
这首诗的作者辛弃疾是一个具有家族情结的文人,他多次写诗来表达对家人的思念和怀念。
这首《登高士兄墓》描写了他登上墓宝亭,向遥远的北方祭拜已故的亲人时的感受,其中有一句“天涯地角有穷时,只有相思无尽处”,表达了对家人的思念之深。
辛弃疾是中国古代文人中的代表人物之一,他的诗歌在中华文明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。
其中,许多诗歌表达了对亲人的怀念和感慨,如《青玉案·元夕》、《青玉案·元日》等,这些诗歌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,更是人们感受亲情的重要文化媒介。
02
因为古诗词中有很多表达父母恩情的作品,如《赋得古原草送别》中的“长亭外,古道边,芳草碧连天”,即表达了离别时父母的关怀;又比如《赋得古原草送别》中的“醉别东风各一杯,愿托长情共白头”,则表达了对父母深浓的感恩之情;更有甚者,唐代白居易所著的《赋得古原草送别》其中有“男儿何不带吴钩,收取关山五十州”,表达了即使离家千里,也要担当男儿失去的责任之情,也暗示了对家庭的敬重。
以上这些诗词都是有关父母恩情,永不忘怀的作品,感受到了父母恩情的伟大和深刻,以至于流传至今,在我们每个人心中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03
《满江红·破阵子》中有“人生自古谁无死,留取丹心照汗青”这句话,可以表达对父母恩情永不忘的感激之情。
这句话意味着不管生命多长,永远不会忘记父母对我们的教诲和成长中的支持。
值得注意的是,这句话也成为了许多中国人向先烈致敬的经典语句。
04
结论:有很多表达父母恩情的诗词,其中最有名的应该是白居易的《赋得古原草送别》。
原因:这首诗以描述草原送别为主线,将作者的思乡之情、忆往日之事、感恩父母之情交织在一起,非常优美动人,令人难以忘怀。
其中,作者在该诗中默默地感叹对父母的恩情,最后以“惟将终夜长开眼,报答平生未展眉”表达了对父母的感恩之情。
内容延伸:除了白居易的《赋得古原草送别》,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有很多表达父母恩情的作品,如杜甫的《赠卫八处士》、白居易的《赋得古原草送别》等等。
这些诗歌不仅是文学艺术的珍品,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,值得我们深入品味、学习和传承。
05
《赋得古原草送别》中的一句诗“青青园中葵,朝露待日晞。
阳春布德泽,万物生光辉。
常恐秋节至,焜黄华叶衰。”
表达了触动人心的父母恩情。
这句诗描绘了青青园中的葵花,等待着朝露的消散,盼望着日光的照耀。
阳光春天的布施与恩泽让万物生长蓬勃,但是作者担心秋天的到来,葵花也将枯黄凋零。
这个意境让我们想到父母的爱,他们在我们生命的春天给予我们温暖和爱,但随着时间流逝,他们也会逐渐老去。
因此,这句诗表达了孝顺之情和不忘父母恩情的责任,探讨了时间的存在对人与亲情的影响,使我们深刻地意识到我们要珍惜父母的爱和陪伴,将爱心和孝心一直延续下去。
06
《水调歌头·明月几时有》可以表达对父母恩情的感激和思念。
结论是感激和思念永不会忘记父母的恩情。
原因是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恋和对离别的不舍,其中诗句“今夕何夕,见此良人”的良人可以理解为父母,表达了对父母的怀念和深情。
同时,诗中的“明月几时有,把酒问青天”也表达了诗人对父母的思念和感激之情。
内容延伸,可以通过这首诗联想到人们在人生道路上所受到的所有恩情,包括父母亲人、师长导师、朋友同事,都应该铭记在心,并永远珍惜。
07
永忘不了。
因为父母是我们生命的恩赐,无论他们做了什么,都是无私的。
每当我们需要帮助时,他们总是不计较自己的付出,给予我们最大的关爱和支持。
在诗词中,有如“青山绿水,连绵不断;长在我身旁,永远不散”一类的句子,表达了对父母深深的感激和不忘初心的承诺。
父母恩情在我们的心中,永远都是最重要的财富。
无论在任何时候,我们都应该珍惜他们的爱,尽自己所能去回报和报答。
08
1、《蓼莪》——先秦佚名 蓼蓼者莪,匪莪伊蒿。 哀哀父母,生我劬劳。 蓼蓼者莪,匪莪伊蔚。 哀哀父母,生我劳瘁。
译文:看那莪蒿长得高,却非莪蒿是散蒿。 可怜我的爹与妈,抚养我大太辛劳!看那莪蒿相依偎,却非莪蒿只是蔚。可怜我的爹与妈,抚养我大太劳累!
2、《送母回乡》——唐代李商隐 母爱无所报,人生更何求。
译文:母亲对自己养育之恩都无法报答,人生还有什么事情值得追求呢?
3、《游子吟》——唐孟郊 谁言寸草心,报得三春晖。
释义:有谁敢说,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,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?
4、《古别离》唐代:孟郊欲别牵郎衣,郞今到
三、父母养育之恩的成语,诗句?
01
1、慈母手中线,游子身上衣。临行密密缝,意恐迟迟归。谁言寸草心,报得三春晖。《游子吟》。2、昔孟母,择邻处。子不学,断机杼。《三字经》。
2、父母所欲为者,我继述之;父母所重念者,我亲厚之。 《格言联璧》
3、天下无不是的父母;世间最难得者兄弟。《格言联璧》
4、为人父母天下至善;为人子女天下大孝。《格言联璧》
5、无父何怙,无母何恃?《诗经》
02
父母养育之恩的成语:寸草春晖、慈乌反哺、反哺之私、父母之邦、舐犊情深、 恩逾慈母 、父母恩勤 、 衣食父母 、 曾母投杼 、重生父母 ,等等。
父母养育之恩的古诗:
《游子吟》孟郊(唐)
慈母手中线,游子身上衣。
临行密密缝,意恐迟迟归。
谁言寸草心,报得三春晖。
《游子吟》全诗采用白描的手法,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,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,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。
03
父母的养育之恩将无以回报。父母对子女的爱不求任何回报,他们省吃俭用。含辛茹苦把我们养大,其中的心酸没有人能够了解。现在我们已长大成人。希望他们不要再为我们担心,请保重身体,开心生活。
1、十月胎恩重,三生报答轻。《劝孝歌》
2、慈母手中线,游子身上衣。临行密密缝,意恐迟迟归。谁言寸草心,报得三春晖。
3、老母一百岁,常念八十儿。《劝孝歌》
4、母称儿干卧,儿屎母湿眠。《劝孝歌》
5、母苦儿未见,儿劳母不安。《劝孝歌》
6、母仪垂则辉彤管,婺宿沉芒寂夜台。《格言集锦》
7、万爱千恩百苦,疼我孰知父母?《小儿语》
8、一尺三寸婴,十又八载功。《劝孝歌》
9、尊前慈母在,浪子不觉寒。《劝孝歌》
04
1、先意承旨:先意:超先想到;承旨:遵从意旨。原指不等父母开口就能迎合父母的心意去做。后指揣摸上级意图,极力奉承。
2、斑衣戏彩:指身穿彩衣,作婴兒戏耍以娱父母。后以之为老养父母的孝亲典故。
3、班衣戏彩:指身穿彩衣,作婴兒戏耍以娱父母。后以之为老养父母的孝亲典故
4、家贫亲老:家里贫穷,父母年老。旧时指家境困难,又不能离开年老父母出外谋生。
5、入孝出弟:指回家要孝顺父母,出外要敬爱兄长。同“入孝出悌”。
6、入孝出悌:指回家要孝顺父母,出外要敬爱兄长。亦作‘入孝出弟’。
7、慎终追远:终:人死;远:指祖先。旧指慎重地办理父母丧事,虔诚地祭祀远代祖先。后也指谨慎从事,追念前贤。
8、问安视寝:指古代诸侯、王室子弟侍奉父母的孝礼。同“问安视膳”。
9、问安视膳:每日必问安,每餐必在左。指古代诸侯、王室子弟侍奉父母的孝礼。
10、问寝视膳:指古代诸侯、王室子弟侍奉父母的孝礼。同“问安视膳”。
11、先意承颜:指孝子不等父母开口就能顺父母的心意去做。后指揣摸人意,谄媚逢迎。同“先意承志”。
12、先意承指:指孝子不等父母开口就能顺父母的心意去做。后指揣摸人意,谄媚逢迎。同“先意承志”。
13、先意承志:指孝子不等父母开口就能顺父母的心意去做。后指揣摸人意,谄媚逢迎。
14、先意希旨:指孝子不等父母开口就能顺父母的心意去做。后指揣摸人意,谄媚逢迎。同“先意承志”。
15、孝子爱日:指珍惜与父母共处的岁月,能及时行孝。
16、孝悌忠信:指孝顺父母,尊敬兄长,忠于君主,取信于朋友的封建社会的应具备的道德标准。
17、养老送终:指子女对父母身前的赡养和死后的殡葬。
18、陟岵瞻望:陟:登、升;岵:有草木的山。指久居在外的人想念父母。
19、陟岵陟屺:陟:登、升;岵:有草木的山;屺:无草木的山。指久居在外的人想念父母。
20、菽水承欢:菽水:豆和水,指普通饮食;承欢:侍奉父母使其欢喜。指奉养父母,使父母欢乐。
05
寸草春晖、春晖寸草、舐犊情深、老牛舐犊、感恩戴德、含辛茹苦、衣食父母、慈乌反哺、反哺之私、恩逾慈母、严父慈母。
母爱,犹如波澜壮阔的大海,一望无垠的蓝天,辽阔的草原,葱郁的森林,翻滚着,蔓延着,生长着,蓬勃着,像历史的长河奔腾喧涌,永不停息,轰轰烈烈。
感恩母爱至永远,这是发至肺腑的永远不能忘怀的至深情感。尽管已入暮年,子孙满堂,对母亲的挚爱和怀念,刀刻斧凿般地镶嵌在心底,永恒。
06
1、移孝为忠:指把孝顺父母之心转为效忠君主。
2、薄养厚葬:指子女在父母生前不尽心供养,父母死后却大办丧事,借以炫耀自己的经济实力与孝心。
3、伯俞泣杖:伯俞:古代孝子名。形容对父母极为孝顺。
4、彩衣娱亲:传说春秋时有个老菜子,很孝顺,七十岁了有时还穿着彩色衣服,扮成幼儿,引父母发笑。后作为孝顺父母的典故。
5、慈乌返哺:慈:奉养。返哺:乌雏长大,衔食哺其母。比喻子女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。亦作“慈乌反哺”。
6、父慈子孝:父:指父母;子:子女。父母对子女慈爱,子女对父母孝顺。
7、老莱娱亲:表示孝顺父母。
8、母慈子孝:母亲慈祥爱子,子女孝顺父母,是封建社会所提倡的道德风范。
9、入孝出悌:回家要孝顺父母,出外要敬爱兄长。
10、入孝出悌:指回家要孝顺父母,出外要敬爱兄长。亦作“入孝出弟”。
11、王祥卧冰:王祥卧冰求鱼以奉母。比喻子女孝顺父母。
12、乌鸟私情:乌鸟:古时传说,小乌能反哺老乌。比喻侍奉尊亲的.孝心。
13、乌鸟之情:古时传说,乌鸦有反哺之情。因以比喻奉养长辈的孝心。
14、孝思不匮:匮:缺乏。指对父母行孝道的心思时刻不忘。
15、孝子慈孙:对祖先孝顺的子孙。
16、孝子顺孙:指孝顺父母的儿子,有德行的孙子。
17、孝悌力田:指孝顺父母,尊敬兄长,努力务农。
18、孝悌忠信:孝顺父母,敬爱兄长,忠于君主,取信于朋友。此指封建社会所提倡的道德标准。
19、移孝作忠:指把孝顺父母之心转为效忠君主。同“移孝为忠”。
20、子孝父慈:儿女孝顺,父母慈爱。同“父慈子孝”。
07
1、爷羹娘饭:指在父母的庇荫下生活。同“爷饭娘羹”。
2、抱恨终天:恨:悔恨;终天:终身。旧指因父母去世而一辈子感到悲痛。现指因做错某事而后悔一辈子。
3、柴毁灭性:柴毁:因极度哀痛而骨瘦如柴。旧指因居父母丧过度悲痛而身体消瘦衰弱,危及生命。
4、温席扇枕:指侍奉父母无微不至。同“温枕扇席”。
5、温枕扇席:指侍奉父母无微不至。
6、温衾扇枕:指侍奉父母无微不至。同“温枕扇席”。
7、孝子顺孙:指孝顺父母的儿子,有德行的孙子。
8、孝悌力田:指孝顺父母,尊敬兄长,努力务农。
08
恩同父母
恩:恩惠;同:如同。待人的好处、恩惠之大如同父母一样。
出处:唐·陈子昂《为张著作谢父官表》:“伏惟神皇陛下,恩同父母,矜照恳诚,信其赤心,实有馨竭。
恩逾慈母
逾:超过。比慈爱的母亲给予的恩情还要重。形容恩情深厚。
出处:唐·韩愈《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》:“陛下恩逾慈母。”
返哺之恩
返哺:雏鸟长大,衔食哺其母。比喻报答亲恩。
出处:《春秋运斗枢》:“飞翔羽翮为阳,阳气仁,故乌反哺也。”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青凤》:“君如念妾,还祈以楼宅相假,使妾得以返哺之私。”
父母恩勤
指父母养育子女的恩惠和辛劳。
出处:《诗经·豳风·鸱鸮》:“恩斯勤斯,鬻子之闵斯。”
【成语】: 承欢膝下
【拼音】: chéng huān xī xià
【解释】: 承欢:旧指侍奉父母;膝下:子女幼时依于父母膝下,故表示幼年。旧指侍奉父母。
【出处】: 《孝经·圣治》:“故亲生之膝下,以养父母曰严。”
【举例造句】: 冀尘迹丘中,绝汉机于俗纲,承欢膝下,驭潘舆于家园。 ★唐·骆宾王《上廉使启》
【拼音代码】: chxx
【近义词】: 膝下承欢
【成语】: 儿女之债
【拼音】: ér nǔ zhī zhài
【解释】: 债:欠债。旧指父母对子女的教养、婚嫁等所担负的责任和费用。
【出处】: 元·高明《琵琶记·丞相教女》:“愿相公早毕儿女之债。”
【举例造句】: 为人父母就得承担这儿女之债。
【成语】: 顾复之恩
【拼音】: gù fù zhī ēn
【解释】: 顾:回头看;复:反复。比喻父母养育的恩德。
【出处】: 《诗经·小雅·蓼莪》:“父兮生我,母兮鞠我……顾我复我,出入腹我。
本文由拽句子整理发布,不代表拽句子立场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zhuaijuzi.cn/juzi/149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