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形容看破红尘的诗句?
形容看破红尘诗句有早知如此绊人心,何如当初莫相识。——唐·李白《三五七言秋风词》
译文:早知相思如此的在心中牵绊,不如当初就不要相识。
此诗表达了作者看破红尘的诗句。
二、形容人看破红尘,遁入空门的诗句?
1、此情可待成追忆,只是当时已惘然。——李商隐《锦瑟》
2、草色没春光,花影曳沉城。——《琴姬·情殇》
3、春心莫共花争发,一寸相思一寸灰。——李商隐《无题六首其六》
4、风壑辗转日月追,谁闭尘关不得归。——《玄霄·永劫》
5、海内存知己,天涯若比邻。
6、海上生明月,天涯共此时。
7、泪眼问花花不语,乱红飞过秋千去。——欧阳修《蝶恋花二首其一》
8、平生不会相思,才会相思,便害相思。——徐再思《折桂令》
9、人到情多情转薄,而今真个不多情。——纳兰性德《摊破浣溪沙》
10、人生自是有情痴,此恨不关风与月。——欧阳修《玉楼春》
11、若教眼底无离恨,不信人间有白头。——辛弃疾《鹧鸪天》
12、身无彩凤双飞翼,心有灵犀一点通。
13、谁言别后终无悔,寒月清宵绮梦回。——《梦璃·离歌》
14、瞳凝秋水剑流星,裁诗为骨玉为神。——《紫英·明光》
15、为君欲去更凭栏,人意不如山意好。
16、我住长江头,君住长江尾,日夜思君不见君,共饮长江水。
17、惜别伤离方寸乱,忘了临行,酒盏深和浅。好把音书凭过雁,东莱不似蓬莱远。
18、匣浅难羁宝剑锋,玉藏石中也玲珑。——《天河·琢磨》
19、相逢各自伤迟暮,犹把新词诵奇句。盐絮家风人所许。如今憔悴,但馀双泪,一似黄梅雨。
20、相见时难别亦难,东风无力百花残。
21、相思难表,梦魂无据,唯有归来是。
22、倚遍阑干,只是无情绪。人何处 连天芳树,望断归来路。
23、意气凌霄不知愁,愿上玉京十二楼。——《逍遥游》
24、曾经沧海难为水,除却巫山不是云。取次花丛懒回顾,半缘修道半缘君。——元稹《离思》
25、执手看歌敲金钗,笑语落珠明眸睐。——《菱纱·翩翩》
三、形容女子“看破红尘入佛门”的古诗句有哪些?
1、菩提偈
唐代:惠能
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。佛性常清净,何处有尘埃!
身是菩提树,心为明镜台。明镜本清净,何处染尘埃!
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。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!
菩提只向心觅,何劳向外求玄?听说依此修行,西方只在目前!
译文
菩提原本就没有树, 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。佛性就是一直清澈干净,哪里会有什么尘埃?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, 众生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。明亮的镜子本来就很干净,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?
菩提原本就没有树, 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。本来就是虚无没有一物, 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?菩提只是向着内心寻找,何必劳累向外界求取玄妙的佛家思想?以此进行修行自身,极乐世界也就在眼前!
2、武陵春·春晚
宋代:李清照
风住尘香花已尽,日晚倦梳头。物是人非事事休,欲语泪先流。
闻说双溪春尚好,也拟泛轻舟。只恐双溪舴艋舟,载不动许多愁。
译文:
风停了,尘土里带有花的香气,花儿已凋落殆尽。日头已经升的老高,我却懒得来梳妆。景物依旧,人事已变,一切事情都已经完结。想要倾诉自己的感慨,还未开口,眼泪先流下来。
听说双溪春景尚好,我也打算泛舟前去。只恐怕双溪蚱蜢般的小船,载不动我许多的忧愁。
3、无题·飒飒东风细雨来
唐代:李商隐
飒飒东风细雨来,芙蓉塘外有轻雷。金蟾啮锁烧香入,玉虎牵丝汲井回。
贾氏窥帘韩掾少,宓妃留枕魏王才。春心莫共花争发,一寸相思一寸灰!
译文
东风飒飒,蒙蒙细雨飘洒,荷花塘外传来了声声轻雷。金蟾啮锁的香炉所散发的香气沁人心脾,状似玉虎的辘轳,牵引绳索汲井水。
贾氏隔帘偷窥韩寿英俊年少,宓妃赠送玉枕钦慕曹植文采。向往美好爱情的心愿切莫和春花争荣竞发,免得使我寸寸相思,都化成了灰烬。
4、蝶恋花·庭院深深深几许
宋代:欧阳修
庭院深深深几许,杨柳堆烟,帘幕无重数。玉勒雕鞍游冶处,楼高不见章台路。
雨横风狂三月暮,门掩黄昏,无计留春住。泪眼问花花不语,乱红飞过秋千去。
译文
庭院深深,不知有多深?杨柳依依,飞扬起片片烟雾,一重重帘幕不知有多少层。豪华的车马停在贵族公子寻欢作乐的地方,登上高楼也望不见通向章台的大路。
风狂雨骤的暮春三月,再是重门将黄昏景色掩闭,也无法留住春意。泪眼汪汪问落花可知道我的心意,落花默默不语,纷乱的,零零落落一点一点飞到秋千外。
5、木兰花·拟古决绝词柬友
清代:纳兰性德
人生若只如初见,何事秋风悲画扇。等闲变却故人心,却道故人心易变。
骊山语罢清宵半,泪雨霖铃终不怨。何如薄幸锦衣郎,比翼连枝当日愿。
译文人生如果都像初次相遇那般相处该多美好,那样就不会有现在的离别相思凄凉之苦了。如今轻易地变了心,你却反而说情人间就是容易变心的。
想当初唐皇与贵妃的山盟海誓犹在耳边,却又最终作决绝之别,即使如此,也生不得怨。现在我身边的薄幸锦衣郎,还不如当年唐明皇许过比翼连枝愿。
本文由拽句子整理发布,不代表拽句子立场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zhuaijuzi.cn/juzi/173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