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形容知识渊博的词?
01
1、学富五车,[xué fù wǔ chē]:五车:指五车书。形容读书多,学识丰富。
出处:《庄子·天下》:“惠施多方,其书五车。”
造句:多才之士才储八斗,博学之儒学富五车。
2、博学多才,[bó xué duō cái]:学识广博,有多方面的才能。
出处:《晋书·郤诜传》:“诜博学多才,环伟倜傥,不拘细行,州郡礼命并不应。”
造句:他多方面的成就给人深刻印象;他博学多才。
3、博古通今,[bó gǔ tōng jīn]:通:通晓;博:广博,知道得多。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,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。形容知识丰富。
02
学富五车,博学多才,多才多艺,才高八斗,才艺双全,学识过人,博古通今,贯通中西,博览群书,才识过人,超凡脱俗,温文尔雅,学海无涯,学无止境,滔滔不绝,妙语联珠,倒背如流,滚瓜烂熟,艺高人胆大,妙手回春,起死回生,娴熟于心,游刃有余,贯通中外,泰斗,中外大腕。
03
老师宿儒:宿儒:原指长期钻研儒家经典的人,泛指长期从事某种学问研究,并具有一定成就的人。指年辈最尊的'老师和知识渊博的学者。
饱学之士:饱学:学识渊博。指学识渊博的人。
举十知九:列举出的十件事情中,通晓的就有九件。比喻学识渊博。
书读五车:形容读书多、知识丰富。
04
1、书读五车:形容读书多、知识丰富。
2、饱学之士:饱学:学识渊博。指学识渊博的人。
3、饱谙经史:饱谙:深知,极其熟悉。熟知经书史籍。形容学问渊博。
4、博古通今:通:通晓;博:广博,知道得多。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,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。形容知识丰富。
5、博古通今:意思是指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,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,形容知识渊博。
6、博览古今:博:广博。广泛阅读古今书籍,通晓古今学识。形容学问渊博。
7、博览五车:指读书多,学识渊博。
8、博洽多闻:洽:广博;闻:见闻。知识丰富,见闻广博。
9、博通经籍:博:广博:籍:书籍。广博而又精通经典文献。形容人学识渊博。
10、博闻多识:博:广博;闻:见闻;识:学识。知识丰富,见闻广博。
11、博闻强识:闻:见闻。形容知识丰富,记忆力强。
12、博物多闻:指见多识广,知识渊博。
13、博物通达:通达:明白人情事理。形容常识渊博,通晓事理。
14、博学多才:意思是学问广博精深,有多方面的才能。
15、才大如海:多用来称誉对方的才学渊博。
16、才高八斗:意思是形容人文才高超。
17、才贯二酉:二酉:指大酉山、小酉山。因以之形容读书甚多、学识渊博。
18、沉博绝丽:沉:深长;博:渊博。指文章的含义深远,内容渊博,文辞美妙。
19、出口成章:意思是话说出来就是一篇文章,形容文思敏捷,口才好。
20、达士通人:通人:学识渊博贯通古今的人。指心胸豁达,学识渊博的人。
21、大知闲闲:知:通“智”;闲闲:广博的样子。指才智极高的人知识渊博,眼界深远。
22、道山学海:道、学:学问。学识比天高比海深。形容学识渊博。
23、多闻强记:闻:见闻。形容知识丰富,记忆力强。
24、多闻阙疑:阙疑:把疑难问题保留下来,不下判断。多听一听别人的言论,把疑难问题保留下来,暂不下判断。也指知识渊博而治学严谨。
25、腹载五车:比喻读书甚多,知识渊博。
26、涵今茹古:涵:包容;茹:吃。包容吞吐古今。形容学识渊博,通晓古今。
27、好问则裕:好:喜欢;裕:富裕。遇到疑难就向别人请教,学识就会渊博精深。
28、鸿儒硕辅:学识渊博的学者,功勋卓著的臣士。
29、鸿儒硕学:鸿儒:大儒;硕学:有很多学问的人。泛指学识渊博、造诣很深的学者。
30、宏儒硕学:指学问渊博的人。
31、金声玉振:以钟发声,以磬收韵,奏乐从始至终。比喻音韵响亮、和谐。也比喻人的知识渊博,才学精到。
32、举十知九:列举出的十件事情中,通晓的就有九件。比喻学识渊博。
33、巨学鸿生:巨:大;鸿:通“洪”,大;生:读书人。比喻学识渊博的人。
34、老师宿儒:年纪大而学问渊博的人。
35、老师宿儒:宿儒:原指长期钻研儒家经典的人,泛指长期从事某种学问研究,并具有一定成就的人。指年辈最尊的'老师和知识渊博的学者。
36、老手宿儒:宿儒:长期研究儒家经典的人。指年辈大的老师或知识渊博的学者。
37、立地书厨:比喻人读书多,学识渊博。
38、陆海潘江:陆:晋朝陆机;潘:晋朝潘岳。陆机的文才如大海,潘岳的文才如长江。比喻学识渊博,才华横溢的人。
39、儒林丈人:尊称学识渊博的前辈。
40、如古涵今:包容吞吐古今。形容学识渊博。
41、沈博绝丽:指文章的含意深远,内容渊博,文辞美妙。
42、通今博古:通:通晓;博:广博,知道得多。现代和古代的事情知道得很多。形容知识渊博。
43、通儒达士:指知识渊博、明智达理的学者。
44、通文达艺:多才多艺,知识渊博。
45、无一不知:没有什么不知道的。形容知识丰富。
46、学贯中西:意思是形容学问贯通了中国和西方的种种知识。
47、学识渊博:意思是指学识深而且广。
48、以莛叩钟:莛:草茎。原意是钟的音量大,用草茎去敲,就不能使它发出应有的响声。后比喻学识浅薄的人向知识渊博的人请教。
49、有脚书厨:戏称记闻精确、知识渊博的人。
50、知今博古:贯通古今。形容知识渊博。
51、直谅多闻:直:正直;谅:信实;多闻:学识渊博。为人正直信实,学识广博。
52、智周万物:天下万物无所不知。形容知识渊博。
53、泓涵演迤:泓:水深;涵:包含;演:长流;迤:延伸。比喻学问渊博精深。
54、殚见洽闻:殚:尽,完全;洽:广博。该见的都见过了,该听的都听过了。形容见多识广,知识渊博。
55、钜儒宿学:钜:通“巨”,很大;宿:老成。指学识渊博,学术上有权威的人士。
56、钜学鸿生:学识渊博的人。
57、铄古切今:犹言融贯古今。形容学识渊博。
58、铄懿渊积:指德行美好,学问渊博精深。
59、矜奇炫博:以奇异和渊博而夸耀、自负。
60、杅杅富人:杅杅:广大。学问的渊博,就象富有的财产。
05
形容知识渊博:滿腹经纶,学富五车,博览古今,博学多闻,滿腹珠玑,博古通今,才高八斗等等
06
腹有诗书气自华,学识渊博,上知天文下知地理
07
见多识广、博学多才、博闻强志
二、形容学问高的成语?
01
1 知识渊博
2 因为该成语形容一个人掌握了广泛的知识,涉猎广泛,深入透彻,是学问高深的象征。
3 除了知识渊博,还有如博古通今、博采众长、博学多才等成语可以形容学问高的人。
02
学识渊博 学富五车 才华横溢
博览群书 博古通今 出口成章
汗牛充栋 学贯中西 博学多才
才高八斗 读书破万卷
03
1. 博古通今
2. 纵横驰骋
3. 渊博无涯
明确结论:有很多种。
解释原因:汉语中有很多成语可以形容学问高,这些成语都是通过描述人的学识、知识广博、见多识广、能够洞察事物本质等方面来表现。
内容延伸:除了上述成语,还有“渊海潜鳞”、“博闻强识”、“才高八斗”等等,都是。
这些成语反映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,也体现了人们对于学问和知识的追求和崇尚。
04
1、载酒问字:指人有学问,常有人登门求教。也比喻勤学好问。
2、博学多才:学识广博,有多方面的才能。
3、满腹珠玑:玑:不圆的珠子;珠玑:比喻优美的文章。形容人很有文才。
4、文江学海:比喻文章和学问似长江、大海般深广博大。
05
才高八斗,学富五车,上知天文,下晓地理
06
学富五车、才高八斗、满腹经纶、学识渊博、博览群书、雄才大略、德才兼备、智勇双全、出口成章、博古通今、博学多闻、博学多才、足智多谋、文韬武略、满腹经纶 、德才兼备。
三、描写人学问深的词语有什么?
01
日常生活中,有许多描写人学问深的词语,比如:满腹经纶、学贯中西、出口成章、博学多识、汗牛充栋、学识渊博、才高八斗、博古通今、饱学之士等!
02
满腹经纶
mǎn fù jīng lún
也作:经纶满腹
褒贬色彩:褒义
结构主谓
释义:经纶:理出的丝绪叫经,编丝成绳叫纶,统称经纶,喻指才干。形容人十分有学识和才干。
例句
1、诸葛亮是三国时代一位满腹经纶的政治家和军事家。
2、这种自认为满腹经纶,却毫无实务经验的人,只能纸上谈兵罢了。
出处:云雷,屯;君子以经纶。《易经·屯卦·象》
引证:满腹怀经纶,笔间含露雨。
宋 · 洪炎 · 《西渡诗集·闻师川谏议至漳州作建除字诗十二韵迓之》
本文由拽句子整理发布,不代表拽句子立场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zhuaijuzi.cn/juzi/1878.html